时间:2022-11-06 09:53:16 | 浏览:48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2月23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在巨大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储备量推动下,2022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或将增至75GW以上,大约在75-90GW左右。另外,预计2022-2025年,我国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将达到83-99GW。
国家能源局早前发布的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万千瓦(约54GW),这意味着,2022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有望迎来39%至67%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市场流传的2022年1月光伏装机情况显示,当前光伏装机情况已超预期。1月份,全国新增光伏装机7GW,同比增长200%,其中分布式新增4.5GW,同比增长250%;集中式新增2.5GW,同比增长150%。
业内人士认为,光伏装机增长之所以超预期,主要受组件价格下降、去年项目顺延等因素驱动。
腾恒投资投资总监杨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去年电力供应紧张,很多地方和企业在光伏等新能源方面的资本性开支,在今年一月这个节点开始体现。此外,组件价格的下行带来装机量的快速增长。”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光伏新增装机强劲增长,分布式光伏、组件、逆变器等板块有望受益,部分领域将迎来盈利边际改善。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建立送受两端协同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节的机制,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
不少业内人士预计,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推动,将使得2022年光伏装机超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光伏产业链的招投标火爆。
如在组件领域,2022年以来(截至2月23日,下同),已有多家大型集团光伏组件项目开始招标。
华电集团光伏组件集采规模高达15GW,较2021年翻倍;中石油、三峡电能(安徽)、南网江苏、中核(南京)4家央企的7.5GW组件集采定标;中国电建、国家电投高达12GW的组件集采均已经唱标;国家电投4.5GW组件集采开标,7个标段共有27家企业参与报价。
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也频繁接到大单,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2月份,就有至少5家上市公司签署了光伏项目订单,总金额超过30亿元。
2月21日,爱廸新能发布公告,与保定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签订《保定市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合同能源管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于2022年2月18取得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信息。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总装机容量为100兆瓦。
2月22日,嘉寓股份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徐州嘉寓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了300MW光伏项目PC总承包业务,合同金额合计为人民币13.5亿元。
2月23日,华光环能公告,控股子公司签署约1.66亿元吉利融和西安基地52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合同。
目前光伏产业链高景气,不少市场人士对于2022年部分光伏企业业绩修复怀有期待。
光伏上市公司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或快报显示,上游企业盈利表现最佳,金开新能、金晶科技、嘉泽新能、中环股份、上机数控、通威股份、中环股份等增速均超过100%,而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等中下游公司却表现低迷。
除了凭借210大尺寸电池组件技术和产品优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的光伏电池组件龙头天合光能外,多家光伏电池、组件上市公司预计2021年业绩由盈转亏,东方日升和协鑫集成等一线组件企业更是因亏损引发监管关注,原材料大幅涨价、海运费暴涨等是造成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协鑫集成在回复证交所的函件中披露,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公司组件毛利率已大幅下降至约 4.5%。
中来股份也预计,20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2.7亿元-3.3亿元,原因在于电池和组件业务主要原材料大幅涨价、海运费暴涨等对公司经营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2022年新增装机大幅提升,新产能的招标陆续开展,专业投资人士认为,光伏中下游产业链有望迎来业绩修复。
“光伏产业链存在一个上下游产业链博弈的情况,可能未来逐渐趋向于各环节都有比较合理的利润。从当前时点来看,硅料、硅片环节会逐渐缓慢的让利,有望显著受益的可能就是电站运营、组件和电池端。但综合来看硅料、硅片环节的利润仍然会是最丰厚的,隆基、中环等硅片大厂的产能大规模扩展,带来了硅料的大量需求,硅料要好于硅片。”杨勇说道。
杨勇进一步指出:“组件和电池厂商的业绩肯定是会在今年得到修复的。因为原料等成本的下降,带来公司业务的边际改善,以及产能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几家大组件厂商的市场集中度还有一部分提升的空间;另外从全球来看,目前整体的传统能源价格比较高,而光伏的价格相对比较低,会带来了装机量的进一步增长。”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也表示:“去年硅料价格的持续涨价,已经直接影响了光伏电站终端新增装机容量,去年12月份之前的装机并网时间来不及的,对于今年1月份的需求就会旺盛。近些天,光伏硅片等产品又出现了价格反弹现象,如果再大幅反弹,还会继续影响下游终端电站装机需求的释放能力与装机周期。但总体来说,硅料硅片等产品的降价,光伏发电产业更能发挥出"廉价能源’的属性,也更加有利于下游电池片和组件、逆变器和支架、线缆及电气设备企业的产出和友好型的健康发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2月23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在巨大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储备量推动下,2022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或将增至75GW以上,大约在75-90GW左右。另外,预计2022-2025年,我国年均新增
7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王洪亮,带领自然资源部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第三检查组,在宝鸡市凤翔区检查渭河平原重点城市周边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同志,宝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
作为公民第二张身份证的个人信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获悉,为促进信用体系健康发展,广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立法也提上了日程。今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草案)》由自治区政府提请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
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管昕)“个人征信报告修复,一条1000元至2000元。如果修复不成功,可以退款。”当你因征信记录上有逾期信息而发愁时,恰好有人打出这样的广告宣传,你会相信吗?当前,社会上出现一些以“征信修复”“征信洗白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6月15日讯,有投资者向太阳能(000591)提问, 今天光伏硅料上涨4倍,导致下游影响很大,请问对公司光伏电站有什么影响?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对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在
编者按光伏发电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的产业链条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以及电池组件。在产业链中,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生产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相应地,公司数量分布也越来越多。因此,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环节,上游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泰证券)辅材:光伏行业景气,带动辅材需求光伏步入平价时代。过去光伏行业发展缺乏内生增长动力,主要原因是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显 著高于其他能源,因此光伏终端装机需求依赖于补贴政策,当补贴退坡速度大于产业链成本 下降速度时,例
光伏行业正在迎来黎明自2018年10月19日大盘见近期低点以来,光伏板块成为了估值修复的热点板块之一。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林洋能源等主业在光伏领域的股票,股价不断创出新高。其中,通威股份从最低点4.96元一路
1月28日,宜昌再签过百亿元产业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的中清智慧光伏全产业链项目落户当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与中伏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亚伦一同见证签约。此次签约的项目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当阳市百万
甘肃看,那一抹耀眼的“光伏之光”——靖远县光伏扶贫成效扫描靖远光伏扶贫项目。靖远县委宣传部供图(一)43岁的王永翠做梦也想不到,有生之年能走出山窝窝,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王永翠嫁到白银市靖远县北滩镇乱腰村时,不过20来岁。这里,山连着山,似
关于暂停邓州市部分屋顶光伏项目工作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有效保护和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好我市屋顶资源,圆满完成省定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市任务,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政增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陆肖肖 北京报道本周(7月26日-30日),光伏板块多数企业涨势依然良好,涨幅最高的阳光电源周度涨幅高达22.30%,市值达到了2445亿元的高位。正泰电器涨幅也达到了18.40%
通威股份成立于1995年,肇始于饲料工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占据着水产饲料世界级龙头企业地位。近年来,通威股份逐步涉足光伏产业,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快速发展,公司已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6月21日晚,隆基绿能西安总部的草坪上,一场发布会吸引了行业的关注。这家光伏龙头企业正式发布了业内首个面向户用光伏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并命名之“隆基向日葵”,取拥抱阳光、收获美好幸福之意。这意味着,在面对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