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3 15:29:47 | 浏览:321
这次装机是因为我的E3神教在出了几大力之后,终于点不亮了,于是我就开始了DIY之路,需求非常简单,就是想组一台高性能、稳定的主力机,平常用来剪辑、渲染视频,偶尔放松时还可以玩玩游戏。其实我已经帮亲戚朋友啥的装了好多台电脑了,不过还真没系统地写过装机教程,这次装机特意把详细的步骤记录下来分享一下,其实装机非常简单,就跟搭积木一样,对准位置插好就搞定了。
开始攒机前要综合自己的财力和需求列一个装机单,我做了个脑图帮大家理顺了一下,比较关键的六大件就是CPU、主板、内存、硬盘、电源、显卡,其它的对性能提升、没有太多帮助,顶多是锦上添花。
我梳理了一下手里已经有的硬件和需要买的硬件:显示器、键盘、鼠标、仓库盘都已经有了,之前E3主机上的,又不是不能用;主硬盘是之前给笔记本升级后替换下来的,也可以接着用;内存之前给公司里的电脑升级时,一下入了四根16GB的,用了2根,还剩下2根,可以用在新电脑上;显卡也有一块,年初时都宅在家里,就买了块RTX 2070S打发时间;这样算下来,本次需要购买的就只有CPU、主板、水冷、电源、机箱了。根据自己的需求,CPU定了i7-10700K,主板上Z490才能发挥出全部实力,散热用的TUF LC 240水冷,电源用的安泰克X1000。
配件买齐就要开始装机了,装机有个顺序,大体原则就是,装机时已经安装好的硬件别影响下一步操作,基本就是按CPU-主板-NV固态-机箱-电源-散热-内存-SSD-显卡-走线的顺序搞起来的,实际装机时可以根据自己硬件的特点调换步骤。同样给大家梳理了一个流程图,可以参考一下。
一、CPU和主板
CPU和主板可以分别单买,我采购CPU时发现有CPU+Z490主板套装,算了一下比单买要划算,就直接入手了套装。i7-10700K才上市没多长时间,不建议买散片,一方面差价不大,另一方面,散片没有保修。虽然CPU轻易不坏,但是2K+的东西,万一翻车也很心疼。等上市两三年左右之后,散片性价比就高了,目前来看,单买i7-10700K的话,还是优先考虑盒装国行吧。
套装的性价比还行,主板是ROG·Z490-A吹雪,可以高频稳定发挥出i7-10700K的性能来,主要是不太贵,另外还有Z490-E、F、G、H、I几款主板套装,价格及功能各有不同。
二、准备机箱
之前我的主机全都是小机箱的,一直没爽过大机箱,这次直接上到最大号的华硕TUF GT501白色狙击手,这款机箱是钢化玻璃侧透的,自带了3个ARGB风扇,支持360水冷的全塔箱。到手之后发现这个白色非常漂亮,喜欢白色主题装机的可以亲自感受一下。
机箱越大越有利于散热,而且后期升级起来也方便。由于用料太足,导致机箱非常重,搬动时比较费力,好在顶部设计了编织棉质把手,搬运时可以比较方便地提起来。机箱的前面板接口也设计在顶部,接口不多,仅有两枚USB3.0接口和两枚3.5mm的音频接口,我看主板后面预留了Type-C掊,如果前面也有一个就方便了。
机箱的上面还有磁吸式防尘网,顶部是水冷的冷排风扇的位置。
机箱的前面板处也设计了磁吸式的防尘网,前面板比较好拆,从底部伸进手去一拉就开了。
防尘网的后面是三枚ARGB风扇,机箱自带的。
机箱还有一处防尘网,在底部,电源风扇的位置上,这块防尘网是滑出式设计的。
接下来,要把机箱拆开了,左右两侧的螺丝都是免工具的,拧开之后会在侧面板上,不用担心拆机之后丢了螺丝。
右侧在大部分设计都是为了方便走线的,机箱自带的线已经用魔术贴整理好了,再就是机箱在水泵的支架处也突出了安装点,后期换散热,不用拆主板就能直接换。这一面还预留了非常多的用于跟主板走线的孔及2处硬盘盘位。
左侧是一整块钢化玻璃,用料很厚实,侧透非常好。
机箱的内部空间非常大,后期折腾时不用担心空间不足,机箱采用了主板、电源分区设计,干扰、线材乱的情况就减少了,再就是电源上面这块平台还能用来放一些手办啥的。
机箱的配件都藏在这个电源盖子的里面。
拆下来这块盖子,又发现了2块硬盘位置,也就是说这个机箱可以安装6-9块硬盘,还说你不是为生产而设计的么?
三、安装电源
理论上i7-10700K+RTX 2070S的搭配,至少得配个650W起步的电源,不过考虑到自己还会加多块硬盘及其它更多外设,直接一步到位上了安钛克HCG-X1000,我承认是玫瑰金的配色让这块电源吸引了我,哈哈,在电源里还有这么骚气的配色,实在是难得。
玩归玩,闹归闹,别拿电源开玩笑,电源不给力伤CPU、伤主板、伤硬盘,老司机们在电源上可不敢省钱。安钛克HCG-X1000是一款高端的骨灰级金牌全模电源,1000W功率,使用了日系电容,+12V能达到99%的高功率输出,再就是这块电源可以10年换新,这点还是非常不错的。
把电源固定好之后先不着急走线,检查一下电源风扇下面的防尘网,因为电源风扇是从下面吸风的,所以,这个防尘网要定期取下来清理一下。
四、安装NV固态、安装主板
把主板装到机箱里之前前,要先把CPU装好,同时有NV固态,这会也可以先装好,CPU散热器的底座也可以先装好,接着把主板装到机箱里,并用螺丝固定好。
五、安装水冷
水冷我已经写过晒单了,用TUF LC 240破冰手来压i7-10700K简直小菜一碟,日常使用时,CPU都没超过30度。这个机箱是给360水冷设计的,240装上来还空出一个风扇位,我这边把冷排靠右侧安置,可以让水管有更小的弯折。
装水冷时先固定冷排再固定冷头,水冷头体积比较小,基本不需要考虑散热会挡住内存的情况,但是出于安装时的安全考虑,也还是建议安装完散热之后,再安装内存。
六、安装硬盘
接下来就要安装仓库盘了,有固态硬盘的尽量考虑固态,我这边因为实在是素材有点多,就一直用的8TB的机械硬盘,直接从E3主机里薅过来装上了。至此,除了显卡之外,主机里的大部分设备已经就位,现在就可以开始布线了。
先把能用到的线全都接到电源上,这个机箱是电源主板分区设计的,就近原则先给硬盘插好线,这样就可以先把下面的盖子封住。
七、装显卡
接下来就是装显卡了,3080当道,有条件的上,我这是早买下的,早买早享受了。我这边还是PR用的多,入手时,PR还没有出AMD加速版本,现在PR已经支持AMD水银加速了,生产力的话都行了。要是放到这会,我肯定入手5700XT,因为还能黑苹果,装了高配主机之后为啥不玩黑苹果?等找机会再搞张A卡放到这个主机里,把这张华硕猛禽2070S放到我的AMD主机里去。
显卡略重了点,没有准备防滚支架是个失误,好在手头有个小椅子可以让显卡休息一下。
八、走线
不服不行,走线是个技术活,没有个装机十台八台的经验,根本理不出好的走线,从正面来看,我这个机箱的理线是相当成功的,没有任何的飞线,干净、整洁。但是转到背面就露馅了,其实我是个手残党,根本不会理线,只是刚好这个机箱设计的比较合理,在主板的各种接口处都预留了走线孔,正面的线基本都能完美的藏到后面,然后再盖上盖子,谁能看见?反正我是看不见啊看不见!
走完线之后,先别着急装两侧的面板,一定要先上电开机试下能否点亮,正常点亮开机之后再装两侧的面板。
Win10确实非常好,我没有重新安装系统,而是把我的AMD主机的硬盘完整地备份到这台电脑的固态上,开机就能自动识别大部分驱动,接着使用驱动精灵自动更新一下驱动就可以直接开工了。
主机侧透效果非常赞,机箱里的RGB效果可以很好地透出来,但是RGB并不是瞎眼那种亮,而是幽幽的亮,很有氛围感。
感受一下来自AURA SYNC的神光同步,显卡、主板、风扇、水冷、鼠标的一致性非常好,这灯效,谁把持得住。
展示的空档里,电脑已经把各种驱动更新完了,重启一次电脑,鲁大师跑出了51万分,各种游戏游戏都能应付下来了吧。
吃鸡变得超级小儿科,2K分辨率下各种特效全拉到极致,FPS跑满144没有压力。其它游戏我玩的比较少,就只跑了一下基准测试,《古墓丽影·暗影》2K分辨率,高画质下,平均帧率为104帧,渲染帧数16102;采用最高画质时,平均帧率为91,渲染帧数14110。《战争机器5》 在2K分辨率高画质情况下平均帧数100.8FPS;最高画质下的平均帧数为83.1FPS。
游戏只是消遣,生产力才是正道,使用PR剪辑视频时,4K素材根本就不用代理,上来全画质生剪就很流畅,渲染导出4K视频时速度也很棒,笔记本上要40多分钟才能导完的一段视频,在这台电脑上12分钟左右就能搞定。
PR剪完导出之后,我一般都会再放到达芬奇里进行简单的调色,调色比较吃显卡,如果还有其它特效的话,基本一段20分钟左右的视频最终导出要3-5小时左右,这时就比较考验主机的性能和稳定性了,好在这台主机目前性能方面没有什么短板,至少放我手里够用10年了。
我的这次装机充分利用了手里的已有硬件,主要的花费就在CPU、主板、机箱、电源上,如果不是以玩游戏为职业,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手里那些又不是不能用的硬件该用起来就用起来,多花好几百只带来1帧2帧的性能提升真不值当的。讲真的,其实装机并不难,现在的防呆设计已经非常到位,不匹配的硬件根本强加不到一起。难的是各种硬件之间的组合搭配,理清自己的真正需求,不要一味追求小体积或大体积,显卡、硬盘、CPU、主板这些可能会经常捣腾着升级,但是机箱捣腾得少,没有特殊要求,还是尽量上大体积的机箱,不管是散热,还是后期升级都比较容易。
科学化的企业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良性的发展,尤其是在企业采购上,需要综合行业、规模、资源等各个方面进行考量对比。而电脑作为我们不可分割的生产力工具,如何挑选则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综合来看,无论企业有着何种的需求,在采购电脑上,一定都希望产品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已经迈向大规模化与微型化两个极端,处在中间位置的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在不远的将来就将面临变革。通过超级计算机来进行的云计算终将取代个人高性能电脑设备,而小型化穿戴式设备也将进一步挤压个人电脑的使用范围,到底笔记本与台式机哪一个
导读很多小伙伴在购买机器的时候都会犹豫,我到底要买什么样的电脑,买这些电脑能够满足我的日常需求吗?还有就是现在的品牌机到底还能买不能买,买电脑去实体店买还是去网上购买,今天咱们来说说到底该怎么去购买一台适合自己的电脑。台式机买电脑我们首先要
随着疫情的发展,就在2月3日全国成千上万的企业都选择了在家里开工,而开工的人数高达2亿人,而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这个数字就能够推断出这些人基本都有电脑,也许是笔记本,也有可能是台式机,2亿这个数字难道说不够庞大么?再加上这些人的公司也是有电
又是一年开学季,大一的新生怀揣着梦想踏进了校园。大一新生毋庸置疑是大学中最有钱的。逃脱了高中的束缚,进入大学,相信许多小伙伴早就萌生了买电脑的想法,而对于那些喜欢玩游戏的伙伴来说电脑才是重点,没了电脑该怎么活。9月是开学的好月份(图片来源于
“而立之年,初为人父,心绪混杂,盖欢愉之使耳,如幻乎,如梦乎,至今仍不胜信。”注:上述文言文摘自网络随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需要准备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床下储物柜、间厅柜、衣柜几乎可以堆放物品的地方全部都堆满了孩子的用品,整个房屋变得拥挤。这个
经常有新手朋友在购买电脑的时候犯嘀咕,到底我应该买台式机好呢?还是笔记本好?台式机一般以性能更好,屏幕更大,办公最佳来吸引消费者。而笔记本则以轻快办公,随身携带自由度好,易于腾挪同样受到年轻一代的首选。那么你怎么选择呢?台式机买东西其实就是
既新架构的CPU和显卡都发布之后,10系列显卡也装备在了笔记本上,很多朋友会发现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性能差距在减小。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新的CPU和显卡有了更高的效能,功耗也得以降低,因此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也有所突破,成为很多玩家关注的产品,再加
Hello大家好,我是兼容机之家的小牛!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学了,总有机友来我这里买电脑,很多机友都是在校学生,多半都是纠结该买笔记本还会配一台台式电脑。笔记本虽然便携,回家去学校都方便携带,但是同价位的笔记本性能实在比台式机差远了,对于性能党
前言有多少买东西只看颜值的朋友,举个爪。很多品牌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都会推出在外观上很特别的产品,相较于常规版本来讲,一些特别的版本会采用透明的设计风格,不用拆解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的元器件,也就是常见的“探索版”、“透明版”等等。这一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