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一万五,论装机新的思路

时间:2023-02-03 15:28:49 | 浏览:669

本文首发于什么值得买平台请关注本账号获取更多好文,作者:吃瓜大师大家好,我是吃瓜大师。眼看就要过年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闲了一些,口袋里的钱有没有更满一点,又或者已经在为新的一年做计划,正在磨拳擦掌趁着年头或者年尾攒主机。反正我最近手头上的事

本文首发于什么值得买平台请关注本账号获取更多好文,作者:吃瓜大师


大家好,我是吃瓜大师。眼看就要过年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闲了一些,口袋里的钱有没有更满一点,又或者已经在为新的一年做计划,正在磨拳擦掌趁着年头或者年尾攒主机。反正我最近手头上的事情暂时耽搁了,今天就来和大家从各个零件掰扯掰扯怎么配一套一万五千元级别的能文能武主机,虽然说不上是保姆级的选购教学,但如果你确实正在考虑购机而且心中没谱,那么这篇文章一定有用,甚至可以依此直接下单。

在文章正式开始前,我必须得先交代几件事情。首先,这次配置展示是用我手上有的配件攒起来的一套主机,不见得是最畅销的,但也算是去年玩的那么多的硬件中自己留下来比较喜欢的产品。可能地方看上去会有些许不搭,毕竟人是活的,不喜欢的地方可以自己选喜欢的替换,如何选择下文会针对性的做介绍。

再者,本次装机也不是性价比型的装机,崇尚性价比至上理念的玩家可以关闭本网页或在土豪朋友陪同下理性观看。最后,本台主机主要面向游戏需其次求生产力需求为主的用户,也就是更关注综合性能、品质、稳定性的用户。综上所述,望各位对号入座,找好自己的需求与定位。

那么OK,接下来我会从各个零件开始逐一与大家分析选购理由和变换手法,尽量让各位更加清楚如何闪展腾挪选出自己的中意的配置。


机箱(装机示例:LIAN LI LANCOOL II)

在开始选购一台主机的时候,大家往往先会考虑CPU、主板、显卡这些主要配件,机箱大多数是最后再选。不过这次装机展示我为大家提供一个装机思路——先选机箱。

联力 LANCOOL II 鬼斧是一款稍微有点创意而且并不贵的双侧透中塔机箱,比现在市面上很多同价位机箱更有设计感,外观朴素而内在不俗,虽为铁艺但品质细致灵活多变,是600元价位中值得考虑的产品。之前在我的一篇文章中开箱了,本来是为了装3960x平台的,但是因为散热选择上的纠结一直耽搁至今,最终成为了本片文章的组件之一。


装机先选机箱的好处就是在后面的硬件选择时可以尽可能的靠近这款机箱的风格,兼容这款机箱的特性,不用反复调整。如果你是一个机箱控或者是颜值控的话,这种方法就格外好用。就比如我之前用联力 O11 DYNAMIC XL ROG定制版装机那样,装出来整体效果就挺不错。

下面我们假设自己非常喜欢联力 LANCOOL II 鬼斧 这款机箱,准备用它来装机,首先我们得知道这是一款支持EATX主板的机箱,这就意味着它能兼容市场上大部分的主板。另外联力 LANCOOL II 鬼斧用双侧透的形式,可以使用RGB的组件打造光效,并且这款机箱本身的前面板也是带有RGB灯效的。

然后我们需要知道它的风扇位置以及最适合的风道形式。联力 LANCOOL II 鬼斧支持前置2(14cm)-3(12cm)风扇,顶部2风扇(12cm和14cm),后置1风扇(12cm)一共最多6个风扇。最好的风道形式就是前进后、上出(如图所示),同时意味着我们可以采用360一体水冷、280一体水冷、240一体水冷,甚至是120水冷。(其实机箱电源上方还可以安装两个风扇,不过安装好之后会比较麻烦,所以不建议大家安装)

有些机箱电源空间会比较奇葩,在选择电源的时候可能需要考虑更短小的电源才能兼容,所以这也是装机要考虑的方面。联力 LANCOOL II 鬼斧 的硬盘仓可以左右移动,所以它可以容纳大部分长度的电源,所以电源方面我们也不用过于担心。

再一个就是硬盘空间,除开m.2硬盘,3.5寸硬盘、2.5寸硬盘空间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也是重点。联力 LANCOOL II 鬼斧同时支持3个3.5寸硬盘,4个2.5寸硬盘位,所以也能满足大部分用户需求,如果实在是有太多的硬盘需求,就只能更换机箱,或者考虑硬盘柜了。

出这些方面之外,在一个就是要考虑这款机箱还有什么其他特性,还是以联力 LANCOOL II 鬼斧为例,它有显卡树装的配件、有硬盘热拔插配件、还有专用彩色灯条,这些也是我们后期可以增配的东西。比如联力 LANCOOL II 鬼斧的硬盘热拔插配件,我就觉得非常有用。

对于生产力工具来说,不免有拔插硬盘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拆掉侧板,然后拆掉硬盘,这样非常的浪费时间而且麻烦,一直以来我都希望高端机箱能够支持热拔插,之前我所使用的联力 O11 DYNAMIC XL ROG定制版就支持这个功能,一下子让我喜欢上并且最终使用了它。联力 LANCOOL II 鬼斧虽然是作为配件选购,但聊胜于无。

安装好之后,3个3.5寸硬盘位均可实现快速拔插硬盘功能,至于能不能热拔插取决于主板,但不管怎么样,结合联力 LANCOOL II 鬼斧磁吸分仓侧板功能,更换硬盘可以非常快速!相信在看完这段之后,一定能种草很多有此类需求的用户。

OK,以上就是绝大部分机箱需要注意的部分了。总而言之,当你决定购买一个机箱之后,一定要弄清楚它的尺寸、主板兼容、风扇安装位、水冷支持、电源仓空间、硬盘空间、以及其他特殊功能,结合自己的需求确定定接下来的硬件型号、整体风格等等,特别是散热、供电系统。

当然,如果这款机箱违背了你的实际需求还是不可以选择的,比如硬盘位不够,或者你手上已经有一个过长的电源不想另外购买等等,这个时候就更应该重新考虑机箱了。


CPU(装机示例:AMD Ryzen 9 3900x)

如果强调综合性能,那么AMD 锐龙 Ryzen 处理器一定是第一选择!无论是已经过去的2019年还是未来的2020年,面对AMD 锐龙 Ryzen 处理器的强势 Intel 酷睿 Core处理器尽显疲态,从目前CES发布的情况来看,AMD只需挤挤牙膏也能舒舒服服过完整个2020年。

言归正传,那么众多的 锐龙 Ryzen 处理器中为啥推荐3900X呢?首先,计算性能方面3900X已经能媲美第一代线程撕裂者1950X!其次,更高的主频更好的内存支持能力在游戏以及更多应用中能有更好的表现!再者,比3950x少了4颗核心,但是价格却便宜接近2000,性能足够暴力的同时性价比更高,更能节约成本,更容易回本。所以我认为选择3900X是目前自制高端工作站最适合的CPU。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我当然你推荐你使用16核心32线程的3950X处理器,除开更多的核心,甚至还有比3900x更高的加速频率,更神奇的是居然能与规格更低的3900x拥有非常接近的电能消耗和发热量,从各个方面来说,虽然性价比不如3900x,但是多花2000元得来的体验并不会让让你觉得白花了这个钱。

AMD锐龙93950X处理器(r9)7nm16核32线程3.5GHz105WAM4接口盒装CPU5749元京东去购买看百科

如果预算并不是很够,3800x、3700x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两者只差200元,所以我更推荐主频更高的3800x,特别是有游戏需求的朋友,高出的频率能在更多的场景中受益。如果更偏向创作,那么3700x与3800x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能并不会比节约200元更加值得。

AMD锐龙73800X处理器(r7)7nm8核16线程3.9GHz105WAM4接口盒装CPU2599元京东去购买看百科

如果实在是囊中羞涩那么推荐你看看3600x、2700x这些千元级的锐龙产品,或者按需选择也是可以的。并且INTEL的CPU因为本文偏向高端,所以这里就不再做更多阐述了。


主板(装机示例:ASUS ROG Crosshair VIII Hero)

贵的东西自然有贵的道理,就比我所使用的来自玩家国度的ROG Crosshair VIII Hero主板,虽然说对于CPU性能的加成无足挂齿,但是更加扎实的做工,更加酷炫的外观,更加稳固的用料,更加独特的电路设计,更加好用的BIOS,更加先进技术的加入都是组成它高价的原因。不过我选择它并非如此,而是因为我手上只有这么一块X570主板……


ROG Crosshair VIII Hero固然很好,但不可否认我们大部分都用不上它多给的大部分功能。虽然可能并不在乎让主板花去我们更多的钱,可以让它来降低整个平台的性价比,不见得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因为有很多不错的X570也足以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那么什么样的X570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呢?这里型号太多我也不一一推荐了,但是我告诉各位一个选购准则:1、只选择华硕、微星;2、不要低于1500元!3900x3950x不建议低于2000元。


内存(装机示例: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 3600 16GBx2)

有些朋友觉得买个内存回来就能用,或者舍不得花更多的钱购买高频内存,看着评测买个什么2666的3000的回来超频的用。如果你是硬件玩家,那么这样是可以的,反正是折腾吗。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游戏玩家或是一位内容创作者这样就不太合适了。不说超频能不能稳定,就算测试稳定了,应用、游戏中该出问题还是出问题,很多适合一旦内存造成不稳定要么损失时间、要么损失战绩,如果是到损失金钱的时候那就真的会让你抓耳挠腮了。

我所使用的HyperX Predator DDR4 3600 16GB已经常年无货,在各种平台上都是相当稳。DDR4 3600没有出过任何兼容性上的问题。贵是非常贵,但是确实值得。外加锐龙3000系列DDR4 3600已经是最合适的频率了,所以也没有再超频的必要。


觉得贵不要紧,我们可以购买DDR4 3200频率的Fury系列,这个系列的产品比Predator低一个档次,更加便宜,按照金士顿的尿性只要不超频,稳定性肯定有保障。RYZEN 3000系列内存支持的标准频率是DDR4 3200MHz,所以也不会限制CPU性能的释放。


目前8GBx2显然已经成了标准配置,特别是游戏主机。说实话,16GB内存已经足够绝大部分的游戏使用了,甚至主流网游8GB也是够的,但是各位也注意到了我推荐的是双条16GB组成32GB双通道,这是因为目前内容创作环境,特别是视频等内容的制作,16GB的内存在应用中已经捉襟见肘,32GB在成为此类平台的标配,如果条件允许,我更推荐32GBx2的64GB环境,当然,各位也按照预算后期再增配也是可以的。


显卡(装机示例:Sapphire RX 5700 XT 8G D6 Nitro+ )

其实显卡型号可以随便选无论是N卡还是A卡,按照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就行。只不过在具体哪个品牌哪个产品线中我们要仔细一点。如果你想选择一款目前AMD最新的旗舰显卡,那么蓝宝石 RX 5700 XT 超白金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款显卡是我目前最喜欢的RX5700XT(没有之一),它一改以往蓝宝石呆板的设计,无论正面、背板、侧面、RGB、散热性能、超频能力都是绝对强势的存在,在众多的AMD显卡品牌产品线中绝对是一个无论从性能、颜面上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非常喜欢这张RX5700XT并不代表其他的RX5700XT就不能选择。同为蓝宝石的白金版RX5700XT在朴素的同时仍然能保证散热、静音也是不错的选择。其他品牌的5700XT接触不多我这就不多说了。至于其他型号,AMD方面我推荐最低不低于RX580 2048Sp,NV方面最我推荐最低不低于GTX1660 Super。如果使用Adobe全家桶较多的用户尽量考虑NV显卡,如果更强调性价比AMD显卡更为合适。


硬盘(装机示例:Galaxy HOF PRO 2TB)

硬盘方面大家往往都是SSD+HDD的组合,最普通的是256GB+1TB组合,固态用来做系统机械用来做软键盘、资料盘。因为SSD越来越便宜,很多中高端用户都会用更大、更多的SSD获得更快的启动速度与数据读写体验,高速的NVME固态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AMD X570平台第一次在消费平台引入了PCIe 4.0,NVME固态突破了以往的带宽制约,用户能体验到更为暴力的性能,比如我们这次所使用的影驰HOF PRO 2TB。


使用的X570平台,选择PCIe 4.0协议的固态理所当然,但不选择PCIe4.0固态也是理所当然,只不过目前PCIe 4.0 型号也并不多,而且因为速度超群,PCIe 4.0固态价格也比较高。因此考虑到成本,PCIe3.0的固态才更为主流。市场上固态硬盘有很多,基本上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如果大家贪便宜那么就需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我更推荐西部数据、东芝、三星、Intel等品牌的固态性能品质都有所保障,可能性价比稍低,但绝对值得用户多花这个钱。金士顿、浦科特等品牌也是求稳用户可以考虑的品牌。


电源(装机示例:Seasonic PRIME GX1000)

现在高端配置电脑电源一般都是650W起步,不过这么说并不严谨,还是需要按照各个配件的功率来计算,最终得到准确的整机功耗再来选择电源。但是大部分情况下(非HEDT)只要不超频650W电源是够用的,即便选择2080TI+9900K的配置。不过各位要注意,